業力大腦》如何克服旁觀者效應帶來的無動於衷?簡少年教你打破責任分散的魔咒,成為主動行善的人
業力大腦》如何克服旁觀者效應帶來的無動於衷?簡少年教你打破責任分散的魔咒,成為主動行善的人

業力大腦》如何克服旁觀者效應帶來的無動於衷?簡少年教你打破責任分散的魔咒,成為主動行善的人

業力大腦》如何克服旁觀者效應帶來的無動於衷?簡少年教你打破責任分散的魔咒,成為主動行善的人

街頭人聲鼎沸,忽然,一聲驚呼劃破了喧囂——有人倒下了!你心中瞬間燃起要上前查看的念頭,然而環顧四周,發現圍觀的人不少,你的腳步卻逐漸慢了下來:「這麼多人在場,應該會有人幫忙吧?」這種想法,會導致什麼後果?新創科技界的國師、專業命理與風水師簡少年,在他的新書《業力大腦》中深入探討了1964年紐約震驚社會的吉諾維斯案件,帶來這一深刻的警示與反思。

38雙冷眼旁觀,集體沉默徬徨

1964 年,紐約發生了一宗引人注目的殺人案件。一位28 歲名叫凱蒂.吉諾維斯的女士在公寓外遇害身亡。兩週後,《紐約時報》報導,當時有38 名目擊者,但這些人沒有一個上前救助她,也沒有人報警。這一案件引發了廣泛的辯論,人們開始討論為什麼這些目擊者沒有伸出援手,以及在什麼情況下人們會眼睜睜地看著他人遇害。

有兩位美國心理學家,約翰.達里(John M. Darley)和比布.拉塔內(Bibb Latané),對這起案件的目擊者產生了研究的興趣。他們試圖重現這起遇害案的情景,以研究為什麼人們沒有伸出援手。他們找來一名演員模擬遇害的場景,結果發現,當只有1 個人在場時,這個人較有可能會伸出援手;然而,當場上有6 個人時,願意伸出援手的比率下降到62%。

這表明,當人數眾多時,我們願意協助的意願會下降,原因在於責任感的分散。我們可能會認為遇害者的命運並非完全由我們負責,或者是其他人沒有出手幫助,與我們無關。當我們身處人群時,責任感就會被分攤掉,錯誤地以為沒人出手幫助,應該就是不需要幫助的「多數無知」。

這個研究就是後來被稱為「旁觀者效應」,意思是在緊急情況下,有其他人在場時,出手幫助的機會會降低。這提醒我們,在面對困難和危急情況時,我們應該克服責任分散的心理,主動承擔責任,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。

責任分散阻礙善行,慈悲心需自我出發

事實上,旁觀者的人數與援助行為的發生率呈現負相關。這個研究不僅涉及到善行的一部分,同時也探討了我們在執行行為時可能產生的心理反應。當我們認為責任透過階級或群體分配,就不再是我們的責任時,我們可能會更不願意去做某件事,甚至可能會做出令人髮指的事情,而不是選擇善行。這是因為責任被淡化了,被模糊了。

因此,在我們的生活中,當面對善事或遇到困難的人時,關鍵在於我們不能以依賴他人或認為這不是我們責任的心態來應對。我們不能總是期望別人去幫助,也不能覺得這與我們無關。我想告訴大家的是,我們必須將每件事都視為只有自己能夠幫助的機會來對待。只有抱持這種想法,我們才會有執行善行的意願,並且願意親自付諸行動。

新創科技界的國師、專業命理與風水師簡少年

如果我們認為總會有其他人去做,這種心態就會阻礙我們實踐善行。一旦你有這樣的想法:「反正責任不在我身上,其他人也在,我只是其中一分子,我又沒有什麼大不了的。」你就很容易忽視應該做的事情。因此,我們必須重新意識到,在面對受害者或需要幫助的人時,我們是有能力幫助他們的人。從自我出發的慈悲心是非常重要的。我們不應該期望其他人明天就會幫助他們,而是我們自己的慈悲心必須來自內心。當我們從自我出發時,我們才能夠真正改善受害者的處境,並創造機會實踐善行。

別因善小就不去做,主動行善才是關鍵

每個人的成長軌跡不同,有些人關注貧困地區,有些人關心醫療病患,有些人關愛老年人,有些人照顧家庭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關懷重點,這是可以理解的。然而,重要的是,我們不應該因為責任的分散,而不願意伸出援手去實踐善行。因為一旦我們不願意伸出援手,情況可能會發展到最糟的狀況。

現在我們能夠理解,阻礙我們實踐善行的一大關鍵是「我們把責任分散了」。我們常常認為其他人會解決問題,因此不願意採取行動。要實現親社會性,我們必須從自己出發。無論善行大小,本質上都是一種責任的表現。「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」,這句話提醒我們,不要因為覺得這是一件小事,認為一定會有很多人去做,就選擇不做。同樣地,也不能因為責任被分攤給很多人,認為這個惡很小,就可以做。善就是善,惡就是惡,即使是微小的惡,它也是惡。

雖然我們都會犯錯,但我們必須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否構成了惡行。如果我們在某種情況下不得不做出這樣的事,就必須持有反省和改進的心態,努力讓社會變得更好。有些人會來問我:「我以前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,對不起我的前男友或前女友,甚至是我的家人,我該怎麼彌補?」對此,我會認真地說,有些事已經過去,彌補是不可能的。我們唯一能做的,就是讓社會變得更好,積極地面對生活,做出更多的善行,使世界變得更美好。即使未來可能再也不會相遇,但因為世界變得更好,那些人的生活也會因此而變得更好,這也算是一種彌補。畢竟,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這個世界和社會中。